“日本”,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国家名。在我国不乏一些通过音译命名的国家,比如“美利坚”,日本的发音与日本英文“Japan”很像,但事实上,日本这个名字的由来与其英文没有关系。
早在七世纪,我国就以天朝上国的身份给一个邻居小国赐名“日本”。一千多年来,我国对日本的称呼不断发生变化,也折射出两国在不同时期的关系。
日本所在的日本列岛人类活动产生虽早,但真正从原始文明步入农业社会还是在公元纪元前后,在不少史书中都出现过来自中国的“渡来人”抵达日本列岛,带去先进文明。比如秦朝就有徐福出海求仙丹,因未成功不敢回国而定居日本的传说。
“盖国在钜燕南,倭北。倭属燕。朝鲜在列阳东,海北山南。列阳属燕。”
当时,我国对于日本的称呼是“山岛”,当时已经对这个国家有了基础的认识。等到我国东汉时期,日本才步入奴隶社会,日本列岛分化出各个奴隶制国家,未能完成统一。
相比于日本岛落后、原始的景象,我国已经形成了统一、强大的封建集权社会,不管是军事、经济还是科技都遥遥领先。因此,附近的小国纷纷对我国称臣,以换取庇护与发展。
日本也不例外,东汉时日本就已经变成了“倭国”,这也是我国对日本沿用的一个非常经典的称呼。
光武帝在位时,日本就已经派遣使臣飘洋过海来到中国朝拜称臣,当时光武帝还赐给日本一方印玺,上面刻有“汉委奴国王”,“委”其实就同“倭”,这方印玺代表着当时汉朝与日本的关系,一为主,一为臣。
“成王之时,越常献雉,倭人贡畅。”
公元3世纪以前,日本岛上诸国争斗,内战频繁。直到三世纪中叶,一个大国逐渐征服了日本岛大部分领土,这个国家就是“大和国”,其首领自称“天皇”。
这是如今日本文化的重要由来,直到今天日本依然以“大和民族”自称,把一个有名无实的天皇奉为神祇。
统一之后,日本也逐渐强大起来。当时日本对内以“大和国”自称,但是一旦涉及到与中国打交道,就又变回了倭国。这种差距让日本很不甘心,于是大和国领袖一直在想办法改变这种局面。
公元607年,当时是隋炀帝在位,“倭国”的圣德太子派遣使节朝拜隋炀帝,并送上了一封书信。这种例行公事的朝拜,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,本来没什么稀罕的。
“周时天下太平,越裳献白雉,倭人贡鬯草。”
有意思的地方在于,这封信里圣德太子把自己称为“日出处天子”,把隋炀帝称为“日落处天子”,日出日落,向来是连在一起说的。圣德太子这样称呼自己与隋炀帝,明显是要与隋炀帝平起平坐,不愿意像以前那样俯首称臣。
隋炀帝看后,虽然有些不开心,却也没有与这样的弹丸小国、蛮夷之地一般见识,只是对下面的人说,这个倭国很不懂礼节,以后不要与之来往了。
之后几十年里,两国果真不再交往,日本再派去使节,中国的皇帝也不再会见。随着隋朝的覆灭,中国与日本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首先是中国,唐朝建立,经过高祖、太宗、高宗三朝更迭,建立了“大唐盛世”,对世界的影响力也空前强大。
“乐浪海中有倭人,分为百余国,以岁时来献见云。”
再来说说日本,公元645年,也就是唐太宗在位末期,日本进行了“大化改新”,这场剧烈的政变彻底结束了日本奴隶制社会的状况,建立起了封建集权。
大化改新之后,日本政治、经济都取得了全面的发展,更重要的是民族独立意识觉醒,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增强。此时日本人觉得“倭国”这个称呼非常不好听,纷纷抵触“倭国”。
日本封建政府也意识到了这点,于是想要给自己改个名字。圣德太子曾经给国家取名“日出国”,取得了大批人的认可,甚至已经有不少人以“日出”自居。因此,日本封建政府干脆以“日本”为名,“本”即“初始”,寓意太阳升起之地。
“倭赞万里修贡,远诚宜甄,可赐除授。”
相比于“倭国”,“日本”这个名字确实要好听许多。随着新名字的公布与推广,日本民众纷纷表示支持,并自发地使用起来。
不过当时日本想要更名,那就是“名不正言不顺”,单靠日本封建政府是无法正式更改的。因为当时日本还是大唐的藩属国,要想改名字,必须大唐皇帝点头答应。为此,日本不得不多次再度出使中国,觐见大唐皇帝,希望缓和双方关系。
从太宗在位时,日本就有了更名的念头,直到武则天在位,才正式更改。日本这个名字的“审批”之所以一直下不来,是因为自己“作”,对大唐多有冒犯。
“封国偏远,作籓于外,自昔祖祢,躬擐甲胄,跋涉山川,不遑宁处。”
公元663年,唐高宗龙朔三年,朝鲜半岛的一个小国“百济国”末代皇帝不甘亡国,企图抵抗大唐,光复国家,为了对抗唐朝,他拉拢了一批“倭国”援军。
但是当时大唐虽然兵力不多,但是装备精良、训练有素,加上武器先进,很快就把这个国王俘虏并流放。倭国因为帮助百济国对抗大唐,也被列入黑名单。
公元670年,倭国作为战败国派遣使者前来大唐,一方面表态要继续称臣,一方面提一下更名的事情。由于双方刚刚发生大战,再加上倭国使臣在汇报工作时有所隐瞒欺骗,最终没有同意更名。
“王道融泰,廓土遐畿,累叶朝宗,不愆于岁。”
在这之后的30年里,日本都没有再派遣使者去大唐。这些年间,日本励精图治,编纂法典,整个社会有了更大的进步。负责主持编纂《大宝律令》的官员之一名叫粟田真人,公元701年,粟田真人接到一个重要安排:出使大唐。
当时日本与中国已经30年没有来往,为了不让这层关系断绝,日本天皇决定派遣使臣朝拜,顺便把更名的事情给解决了。粟田真人在国内的名气与威望很高,颇有风范,日本天皇才决定由他带队。
粟田真人接了使命,率领日本各行业的代表人物共近500人,乘坐四艘大船,从大阪向大唐驶去。第一次航海,由于途中遇到暴风雨,船只损坏严重,不得不暂时撤回。
“去带方万二千余里,大抵在会稽之东,相去绝远。”
直到第二年的6月,粟田真人带人再度出发,经过2个多月的海上漂流,终于在江苏一带登陆大唐。
抵达后,粟田真人找人打听情况,惊讶地发现“大唐”已经变成了“大周”,皇帝居然是一个不姓李的女人武则天。
这些变化让粟田真人五味杂陈。“大唐”都能更名为“大周”,那“倭国”改名为“日本”也不是什么破天荒的事情,提起来会好办许多。可如今连皇帝都变了,再者武则天是女性,粟田真人不知道她对日本是什么态度。
不管怎么样,费尽力气来一趟,总要尝试的。粟田真人派人快马前往大周都城禀报,大部队在后面慢慢行进。
“笑下扶桑国,归来致泰平。”
武则天得知日本派使臣前来朝拜,大喜过望,专门派人迎接。武则天以女儿身登基为帝,承受了许多压力,不仅有国内的,更有来自各藩属国的。许多附属国对向一介女流俯首称臣十分不满,意见很大。
尤其是当时“新罗国”,也就是如今的朝鲜,发展很快,令武则天颇为头疼。如果能够将日本使臣向她朝拜的消息散播出去,对于震慑附属国大有裨益。
公元703年元旦,武则天设宴款待粟田真人。在宴席上,粟田真人不断夸耀武则天的功绩,尤其是她自创“曌”这个字,以及将国名更改为“大周”,认为她“神武威仪,睿泽八方”,将武则天吹捧得心花怒放,连喝了不少酒。
等到武则天醉后,粟田真人适时地提出想要把自己国家的名字也改一改,变成“日本”,武则天当即爽快地答应,并颁布了诏书,赐“倭国”名字“日本”。
“不食至七日,能将礼自居。既然严像设,亦复奠朝晡。”
至此,粟田真人最重要的任务完成了,“倭国”正式更名为“日本”,翻开了历史上的新篇章。
后来,日本海盗侵犯我国沿海地区,又被百姓们骂成“倭寇”;清朝覆灭后,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,名字变成了“小鬼子”。
如今的日本,已经成为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之一,经济实力很强。虽然同样是“日本”这个名字,但相比于以前那个谦逊好学、励精图治的“日本”,现在的日本野心勃勃,贪婪好斗。